高雄分臺自民國76年開播以來,已邁過近30年,所有具紀念價值的各項文宣、獎座及廣播設備等等,皆保存於地下室內,於此大家可以了解高雄分臺一步步走過來的歷史點滴,另外大家還可以經由地下室牆面所提供的廣播相關小知識,更了解廣播原理喔~
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過去廣播使用的唱盤、錄音機及收音機等等,與現在所有檔案都儲存在電腦硬碟裡的情況可是大不相同的喔,此外還有各式各樣廣播的小常識,相信逛了一圈後,大家都可以稍微了解廣播的演進與歷史。
(1)唱盤
還沒有CD之前,黑膠唱片可是紀錄聲音最主要的設備,因此唱盤在過去可是廣播電臺內播放音樂不可或缺的主角呢。
(2)盤式錄音機
主要於廣播電臺內之節目錄音或播放使用,在數位錄音設備未問市之前,是專業錄音室必要之設備;盤帶就像是一個大型的錄音卡帶,但是必須依照正確的路徑,徒手將磁帶繞上盤帶機,然後再進行錄音。
(3)真空管收音機
收音機是藉由天線接收空中的電波訊號,再將訊號處理,最後轉換成聲音播放出來,收音機在電臺的角色一般用於監聽廣播音訊品質,確保大家聽到的廣播為正常無失真的狀態;真空管製作的收音機與現在收音機的差異,顯而易見的就是體積大小,可見過去要拿著收音機到處走動可還真不容易啊。
(4)什麼是調頻(FM)與調幅(AM)呢?
目前國內無線廣播主要調變方法有調頻與調幅兩種;調頻是指載波的「頻率的高低」依照節目信號的大小而變化,調幅是指載波的「振幅的大小」依照節目信號的大小而變化。
臺灣地區調頻的頻率範圍為88~108MHz,調幅的頻率範圍為535 ~ 1605 KHz。一般而言,調幅的頻率較低且環境中電波大多以振動大小的方式產生,因此,調幅廣播相較於調頻廣播更容易遭受干擾而產生雜音情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