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分臺自民國76年開播以來,已邁過近30年,所有具紀念價值的各項文宣、獎座及廣播設備等等,皆保存於地下室內,於此大家可以了解高雄分臺一步步走過來的歷史點滴,另外大家還可以經由地下室牆面所提供的廣播相關小知識,更了解廣播原理喔~

4 baseroom1  4 baseroom2

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過去廣播使用的唱盤、錄音機及收音機等等,與現在所有檔案都儲存在電腦硬碟裡的情況可是大不相同的喔,此外還有各式各樣廣播的小常識,相信逛了一圈後,大家都可以稍微了解廣播的演進與歷史。

(1)唱盤

還沒有CD之前,黑膠唱片可是紀錄聲音最主要的設備,因此唱盤在過去可是廣播電臺內播放音樂不可或缺的主角呢。

4 turntables

(2)盤式錄音機

主要於廣播電臺內之節目錄音或播放使用,在數位錄音設備未問市之前,是專業錄音室必要之設備;盤帶就像是一個大型的錄音卡帶,但是必須依照正確的路徑,徒手將磁帶繞上盤帶機,然後再進行錄音。

4 recording 4 dribbling

(3)真空管收音機

收音機是藉由天線接收空中的電波訊號,再將訊號處理,最後轉換成聲音播放出來,收音機在電臺的角色一般用於監聽廣播音訊品質,確保大家聽到的廣播為正常無失真的狀態;真空管製作的收音機與現在收音機的差異,顯而易見的就是體積大小,可見過去要拿著收音機到處走動可還真不容易啊。

4 radio

(4)什麼是調頻(FM)與調幅(AM)呢?

目前國內無線廣播主要調變方法有調頻與調幅兩種;調頻是指載波的「頻率的高低」依照節目信號的大小而變化,調幅是指載波的「振幅的大小」依照節目信號的大小而變化。

臺灣地區調頻的頻率範圍為88~108MHz,調幅的頻率範圍為535 ~ 1605 KHz。一般而言,調幅的頻率較低且環境中電波大多以振動大小的方式產生,因此,調幅廣播相較於調頻廣播更容易遭受干擾而產生雜音情形。

4 fmam

每一個地方的存在都有其價值和意義,其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事物發生,而每個地方也都有一個屬於它的老故事。

分臺於民國77年開播至今,歷經了26個年頭,從播音室到辦公室的擴建、分臺大門改向、卑南發射站無人化、分臺圍牆彩繪等等,每件事情的發生都在述說著分臺的改變。

除了硬體設施的改變之外,一個地方的靈魂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人的存在。不管是何種角色,對分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螺絲釘。為了節目的深度與在地化,分臺也招募了一群熱愛廣播又關心教育的老師主持群,為了持續關心原住民的生活與相關議題,分臺也開闢了原住民節目,這些許許多多的節目志工,讓我們看到了分臺旺盛的生命力。

4 story14 story2

4 story34 story4

分臺3樓會議室主要使用於簡報及影片欣賞,播放內容主要為電臺相關介紹及解說,並會針對分臺服務區、收聽頻率及網路電臺進行介紹,導覽結束後會不定時舉行有獎徵答喔。

3 meeting1

高雄分臺主要服務地區為嘉義以南,西至澎湖等各縣市,為因應各縣市廣播收聽品質,各地區收聽頻率皆不同。

嘉義台南:107.7MHz

高雄:101.7 MHz

屏東:101.7 MHz或99.3 MHz

澎湖:99.1 MHz (高雄節目)及105.3 MHz (臺北節目)

此外也利用網路及APP提供網路電臺進行線上收聽,彌補收聽不良地區及改善廣播需按時收聽的缺點,使教育電臺真正達至無遠弗屆。

3 map

主控室是分臺的心臟所在,其主要任務是將所有在分臺製作的節目,經過『節目排程系統』排播處理之後才能播送。臺東分臺的節目是全年365天,每天24小時不間斷的播出,為了維持節目正常播出,主控室也是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的運作。

分臺目前錄製節目的方式已於民國90全面數位化,所有錄製的節目都會存在節目製播系統中,主控室再依節目表排播節目。主控室另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發送節目,分臺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,須將節目訊號發送到位於山上的卑南發設站,再將訊號轉送到全臺東縣,因此主控室也建置了發射機等相關設備。

因為分臺是長時間不間斷的服務聽眾,為了可以快速反應節目訊號問題,因此主控室也安裝了訊號告警系統。為了分臺與卑南發射站房舍安全,主控室另外也加裝了監控系統。為維持相關設備的運作,主控室也設置了不斷電系統。種種如此多的系統,全都在主控室負責處理,其重要性可見一般。

3 control23 control3

3 control1

介紹台東分臺歷年得獎殊榮。臺東分臺在歷任分臺長、全體同仁及節目志工的共同努力下,每年都有不錯的成績。例如分臺輔導的台東高中廣播社團,就曾獲得廣播金鐘獎,也連續2年獲得原住民專題的雲豹獎。為了能夠鞭策與激勵大家的士氣,分臺一直鼓勵大家努力參賽,不分職務高低,只要有機會,大家都能有參與的機會。

參賽是為了為了肯定自我與學習成長,不同的獎項代表不同的專業領域。台東分臺一直努力製播優質且在地的好節目,得獎就是對電臺與參賽者最好的鼓勵與肯定。

2 glory12 glory2

2 glory32 glory4

教育電臺臺東分臺位於馬亨亨大道上,地址是臺東市馬亨亨大道135號。1 door1「馬亨亨大道」最主要是為了紀念過去歷史上有功蹟的阿美族大頭目「郭拉斯、馬亨亨先生」而命名的,是繼台北的介壽路改成「凱達格蘭大道」之後,第二條用原住民命名的道路,表示對台灣原住民歷史及文化的尊重。

  電臺的大門最早期是在「勝利街」上,縣府後來開闢「馬亨亨大道」聯外道路後,於是正門就隨著轉向90度,使得出入電臺更為安全方便。為了讓大家感受電台的活力,於民國91年9月29日,邀請多個學校美術班學生協助電臺圍牆彩繪活動,讓電臺外觀更為活潑。

除了彩繪圍牆外,大門旁的大石頭也是我們臺東分臺明顯的標的。這塊大石頭採用的是白雲石,石頭基座的設計靈感則是來自於排灣族最具代表性的建築物-「石版屋」。走進分臺往左手邊則會看到分臺的鐵塔,此鐵塔負責將分臺節目訊號傳送到卑南山上的發射站,因為分臺剛好在志航基地航道附近,所以鐵塔的高度會受到限制。

有機會到台東森林公園運動的時候,別忘了要看看我們美麗的彩繪圍牆還有原味十足的臺東分臺。

1 door51 door2

1 door3

分臺活動中心於民國91年增建完成,這個地方的增建,讓分臺的功能更形完整。為了減少聲音的干擾,活動中心在牆壁兩側還採用了不規則的設計,可以吸收多餘聲音,降低所受的干擾。

為了因應日益增加的任務需求,活動中心的內容也愈來愈多樣化。凡舉會議、研習、參訪、寒暑假的廣播營、宣導等等相關活動,都可以在此舉行。為了活化館所之間空間的利用,活動中心也可以跟別的館所互惠使用,達到館際合作目的。也為了讓參訪來賓都能體驗錄音的樂趣,活動中心也能變身成一個容納50~70人左右的大型錄音室。

為了美化環境,經過主管與同仁的巧思,特別在活動中心外設置了「蝶蘭舞道」,在一面牆上植栽了台東特有的蝴蝶蘭花,使得生硬的設施變得柔和美觀。5 activity15 activity25 activity35 activity4

 

臺東分臺於民國74年籌備成立,75~76年完成房舍建築等硬體設施,77年8月完成廣播機器架設及試播,並於同年9月30日正式開播。又87年10月配合總臺完成機關改制,102年1月1日隨同總臺完成組織改造。本分臺為擴展服務績效,聯播網102.9兆赫已提升發射功率為5kW,並自89年起籌設地方網100.5兆赫,於90年2月16開播,以提供更佳的頻道服務品質。臺東分臺配合社會與地方的需要,全力推動終身教育。聯播網(102.9兆赫)主要聯播總臺各項節目,以期快速掌握全國性的文教資訊;地方網(100.5兆赫)則製播與大臺東地區有關的教育、文化、音樂、休閒、新知及新聞等節目,以充分發揮廣播媒體與社教機構的雙重功能。

臺東分台1